国际象棋如何磨练孩子的智力丨国际象棋+

著名教育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基,在其1969年出版的、已被译成10多国文字的名著《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具体地阐述了国际象棋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他写道:

“男生和女生经常久久地不离棋盘。

下棋使思维条理化,促使思想集中,但最主要的是增强记忆力。

我在观察小棋手们时,发现他们在思想上重现棋盘上设计者方才的阵势,并相象将要出现的阵势……棋盘帮助我发现柳芭和巴维尔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下棋之前,我并没有发现他俩思想的灵敏性和顽强性。”

他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借助于国际象棋,难以充分开发学生们的智能天赋和记忆力,国际象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

实际上,国际象棋不仅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大诗人哥德语),而且也是人类智慧的磨刀石“。

作为一种思维科学,国际象棋既受空间、时间和规则的制约,又为人们的思想提供了广阔的、主动因素多于被动因素的,具体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活动范围。

因此,以爱好者是学生为例,那种在被动地接收知识时易于出现的神思散漫现象在下棋中极少遇到,学生们经常表现出来的是兴奋和激动的面部表情。

而因这种情绪激发出的大脑形态各异的众多“棋局材料”的扫描、选择过程,正是增强学生们的记忆力、想象力、辨别力、判断力的智力开发的过程。

1981年夏天,16个国家的教育学家和国际象棋大师聚会巴黎,研讨国际象棋与智力开发的关系。

他们确认,学习国际象棋,在提高一个人的智力方面,其功能不亚于音乐和美术。

这样的国际研讨会于1984年在汉堡接着举办。此后国际棋联学校教育委员会又牵头举办过多次。